作為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要內容,互聯網之光博覽會12月15日在烏鎮閃亮登場。從Pre 5G的體驗到微信城市服務,從自動化機器人到智能病床檢測系統,互聯網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互聯網產業已經深深影響到人們生活的細節之中。
互聯網之光折射出的是互聯網產業的迅速發展,產業化又帶給互聯網無窮動能。正如今天我們看到的,“互聯網+”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大主題,工業機器人、能源物聯網等等,這些依托互聯網及其升級技術帶來的變革正在夯實未來發展的基礎。
以下結合電商平臺的商業模式分析電商平臺對檢測認證服務需求的特征,探討檢測認證服務的互聯網化轉變。
在線銷售對認證檢測的需求
根據調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報告,2014年中國在線零售市場的銷售額將達到4400億美元,占中國整體零售銷售額的9.8%。在未來幾年內,中國在線零售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9.9%,2019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
隨著在線銷售這種電子商務業務的迅猛發展,在線銷售商品的質量保障問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最近國家工商總局針對某電商平臺發表的白皮書將此關注熱點引向高潮。雖然電商平臺對此有不同的認知,但如何解決在線銷售商品的質量信用問題已經擺在電商平臺、政府和社會面前。
在線銷售的迅猛發展除了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移動應用和物流網絡的快速發展外,其最重要的基礎是提供信用保障。B2C電商平臺企業提供信用保障的 主要手段是通過支付手段的創新和買家評價,其中支付手段的創新是電商平臺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隨著支付手段方面的同質化,以及買家評價的虛擬性,電商在信用保障方面需要更多依靠自身的信譽及對銷售商信譽的擔保,這也成為以自營業務為主和以平臺業務為主的電商企業競爭的焦點。隨著消費者需求水平的提高,在低價格、方便、快捷、支付有保障的基礎上,未來能夠提供質量保障的電商平臺贏得競爭先機。交易保障是電商生存的基礎,而質量保障是電商發展的基礎。委托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對商家進行審核,對商品進行檢測是電商平臺提供質量保障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這種審核和檢測活動既有別于政府強制的第三方檢測認證,也具有不同于采購方第二方審核的特點。目前,各電商平臺企業已與檢測認證機構開展業務合作,都在積極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隨著在線銷售規模的快速增長,預計電商對檢測認證業務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有必要對電商平臺企業對檢測認證的需求不同的特點進行分析和探討。
電商對認證檢測業務的需求特征分析
在商家和消費者或采購者之間,電商平臺相當于第三方。電商平臺委托檢測認證機構對供應商進行審核,對在平臺上銷售的商品進行檢測類似于第二方審核。由于電商平臺不是最終的采購商,這種二方審核與傳統的二方審核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
第二方審核是指顧客對供應方的審核,包括組織對供應方的審核。購買前第二方審核評價供應商供貨能力,審核結果通常作為組織購買的決策依據,購買后第二方審核監察供方是否按照購買要求進行供貨,并評價供應商持續改進的能力。第三方審核是由第三方對組織進行的審核,通常將其作為認證的手段。一般來說,第三方審核是一種普適性的審核,審核成本較低。而第二方審核是有針對性的審核,要求比第三方審核要嚴,審核成本高。第二方審核伴隨現代貿易成長,但由于第二方審核意味著不同的顧客對不同的供應商進行大量重復的審核,因此交易成本很高,逐步被以ISO 9000質量體系認證為代表的第三方審核替代。由于第三方審核中消費者或采購方地位的虛位化,消費者或采購方和供應方以及認證供應方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利益關聯不緊密,以ISO 9000認證為代表的第三方認證審核的有效性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但以強制性檢測認證為代表的法律法規規定的監管除外,這時質檢工商等政府部門代理了消 費者或采購者的角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監管的有效性。為了保證供方的質量保障能力,滿足自身質量管理需求,在汽車、電網、石化等有實力的大型企業中第二方審核還大量存在。同時,隨著代工模式的興起,戴爾、蘋果、GE等國際知名企業都建立了第二方審核機制,建有專門的團隊負責供應商的選擇、評價和持續評價。
由于組織采購在技術上的專業性以及保護商業機密的需要,第二方審核通常由顧客自己組織進行,但也可以由組織委托第三方以顧客的名義開展。委托第三方開展第二方審核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檢測認證方面的專業知識,并提高第二方審核的公正性。第二方審核中一般也會采納第三方審核認證的結果作為參考。
電商平臺的特殊性決定了電商平臺對供應商或入駐買家的審核是一種特殊形態的審核。優質的電商平臺應代理消費者或采購商開展第二方審核,從而使電商平臺除了搜索、中介平臺、支付功能外,還可通過增加互信、減少交易成本形成增殖過程。從電商提升競爭力的角度分析電商平臺對認證檢測業務的需求具有以下特征。
1)以較低成本獲得權威的質量擔保
電商平臺的根本競爭優勢來自于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可行的供方質量管理體系帶來的成本應是適宜的,并具有邊際遞增效應。即會形成優質供應商的聚 集,不僅是大的供應商,大量的中小型供應商只要能提供優質的產品就能利用電商平臺得到快速的發展,而不至于因為形式審核不過關、審核檢測費用過高、周期過長而被擋在電商平臺之外??梢杂枚喾N方式降低審核和檢測成本,包括審核、檢測任務的外包,由專業領域的專業機構來實施,發揮電商企業的技術優勢加大審核、檢測領域的技術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實施優質的質量監管。
2)對供應體系進行質量管理
在電商平臺完成的交易是信用交易,需要解決信任問題。除了對支付的信任、對物流的信任外,對企業的信任,包括對電商和供應商的信任,對產品的信 任是信用的根本。因此,電商對供應商的管理不僅是對產品的抽查或檢測,更重要的是對供應商的整個供應鏈的質量管理,對電商的整個供應體系的質量管理。必須 把質量管理納入到整個供應體系中綜合考慮,使檢測認證成為供應體系中有機的組成部分。
3)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建立相互協作的戰略聯盟關系
電商平臺的發展趨勢是產品門類越來越多,入駐的商家也越來越多,且存在大量中小企業。產品和商家的差異非常大。對于B2C電商平臺,消費品訂單多、數量少;對于B2B電商平臺,工業品種類多、要求高。與電商銷售特征一致,為電商服務的檢測認證也要求快速靈活。面對如此眾多的產品和商家,以及快速、靈活、準確、低成本要求,單靠電商自身難以實施管控。中小企業在自身的品質管控體系建立上本身就 較薄弱,電商平臺也不可能對繁多品類的產品和商家及超大規模的網上銷售具備全部的質量控制經驗和品質管理能力。解決電商平臺的質量控制問題,需要電商平臺與在不同領域具有專業優勢的第三方檢測認證和質量管理機構建立相互協作的關系,并且開發開放式的流程以便將不同的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納入到電商體系中。
檢測認證機構互聯網化轉變探討
要滿足電商平臺的檢測認證需求,檢測認證機構需要加大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從檢測、認證服務商向解決方案服務商轉變;二是從傳統的檢測、認證服務商向互聯網服務商轉變。
提供單一的產品檢測、企業入駐審核顯然不能滿足電商平臺今后發展需要,檢測、認證機構需要根據電商平臺運營特點提供專業化的供應鏈質量管理解決方案并融入到電商平臺的供應鏈管理中。也只有這樣,檢測認證機構才能與電商平臺結成戰略合作關系。
更重要的是,檢測認證機構需要與電商平臺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合作,深入研究電商模式,并加快自身向互聯網企業轉變。通過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的檢驗、審核模式,解決電商檢測認證服務面臨的多種類、小批量、大規模和優質、低價、快速反應的矛盾。這不僅是服務電商平臺的需要,也是檢測認證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這些檢測認證的電子信息化創新不僅是銷售渠道的電子化,申請、受理和證書的電子化,網上咨詢服務、遠程審核等;還可以抓住檢測認證服務本質是提供質量保障的特點,開展檢測認證方式的創新。例如可以為自身已有的可信的客戶上網銷售提供快捷的認證服務,電子化的產品符合性對比和評價,利用檢測積累的海量數據對賣家提供的產品的性能參數、價格等進行特異性預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