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應用安裝位置的不同,車載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CMOS Image Sensor/CIS,以下均以CIS縮寫代稱)分類整體可歸納為兩個應用區域,即艙外和艙內。
1. 艙外用圖像傳感器
(1)前視感知類應用CIS
前視感知類應用CIS主要安裝在前擋風玻璃上,可用于輔助實現前車防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交通標志識別、行人碰撞預警等功能。
安裝數量為1-3個,即對應為單目、雙目和三目的方案,配置上可滿足更寬的視野、更深度的感知能力,并具有高動態范圍。以三目方案為例,分別為前視寬視野、主視野、窄視野的方式(搭配不同HFOV鏡頭)。另外,多目方案的安裝除一體集成在前擋風玻璃上外,還可拆分為一個保留在車內擋風玻璃后,另兩個則安裝在車外車頂兩側,目的是提高可視角度,避免旁邊車輛遮擋行人和障礙物,提升駕駛安全性。
技術參數:
· 分辨率:最高可達8MP像素水平,一般以2MP像素或者1MP像素等水平;
· 高動態范圍HDR:一般需要達到120dB水平,最高至140dB;
· 具備LED燈閃爍抑制功能;
· 具備ISO 26262功能安全等;
(2)環視影像類應用CIS
環視影像類應用CIS主要安裝在前后車標附近,以及集成于左右后視鏡,安裝數量為4個,可用于實現360°全景環視系統以及作為自動泊車的基礎等。例如全景環視一般由4-6個高動態范圍、高分辨率CIS組成,分布在車前、車后、車身兩側。該4顆CIS負責采集對應圖像信息,并通過算法投射到汽車主機中控上形成鳥瞰圖,視野全方位覆蓋車身周圍。除全景環視應用外, 底盤透視影像系統也作為差異化方案提出,以實現更高安全系數的自動泊車。
技術參數:
· 分辨率:最高可達3MP像素水平,一般以2MP像素或者1MP像素等水平;
· 高動態范圍HDR:一般需要達到120dB水平;
· 具備LED燈閃爍抑制功能;
· 具備片上自帶ISP合成處理,輸出YUV數據格式;
· 具備ISO 26262功能安全等;
· 具備出色的夜視暗光效果;
(3)后視影像類應用CIS
后視影像類應用CIS主要安裝于后尾箱,可通過顯示倒車影像以輔助泊車。后視倒車影像類應用與環視類似,通常由1個高動態范圍、較高分辨率CIS組成,通過CIS負責采集對應圖像信息,并傳輸投射到汽車主機中控上進行顯示。
技術參數:
· 分辨率:最高可達2MP像素水平,一般以1MP像素或者VGA像素等水平;
· 高動態范圍HDR:一般需要達到120dB水平;
· 具備片上自帶ISP合成處理,輸出YUV數據格式;
· 具備出色的夜視暗光效果;
(4)側視感知類應用CIS
側視感知類應用CIS主要安裝于后視鏡下方,用于盲點監測,又被稱為并線輔助系統,主要功能用于掃除后視鏡盲區,通過探測車輛兩側的后視鏡盲區中的超車車輛,當在盲區內出現有其他車輛時,盲區監測系統就會通過聲音、燈光等強提醒的方式給駕駛員進行提醒,有效保障車輛在變道或轉彎過程中的安全,避免剮蹭事故的發生。安裝數量一般為2個。
技術參數:
· 分辨率:最高可達3MP像素水平,一般為2MP等水平;
· 高動態范圍HDR:一般需要達到120dB水平;
· 具備LED燈閃爍抑制功能;
· 具備ISO 26262功能安全;
· 具備出色的夜視暗光效果;
(5)流媒體后視鏡/電子后視鏡類應用CIS
流媒體后視鏡應用類CIS主要通過左右兩側以及車尾安裝的CIS把汽車相關影像投射到車內后視鏡顯示屏上,以數字格式播放以區別于普通光學后視鏡,可將畫面無損、無延時的傳輸到后視鏡顯示屏上,邊錄邊播,實現強光抑制、弱光補償、雨霧穿透、超廣視野、有效消除視野盲區等功能。
針對電子后視鏡類應用,通過車載CIS以及其他相關屏顯器件組合取代傳統的艙外光學外后視鏡,可獲得更多影像,甚至針對某一區域進行重點觀察,保證車輛行駛和其他道路參與者的安全,并且受天氣以及周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
技術參數:
· 分辨率:最高可達3MP像素水平,一般為2MP等水平;
· 高動態范圍HDR:一般需要達到120dB水平;
· 具備LED燈閃爍抑制功能;
· 具備ISO 26262功能安全;
· 具備出色的夜視暗光效果;
(6)行車記錄儀類應用CIS
行車記錄儀類CIS主要安裝在前擋風玻璃上,實現對車輛行駛速度、時間、周圍行車情況等信息進行采集并傳輸、后端自動記錄于存儲設備等功能,對記錄資料進行分析能夠確認司機的行駛狀態,有助于事故防范等安全管理。目前行車記錄儀應用的方案往往與流媒體后視鏡或者前視一體機進行集成,方案形式較多。且行車記錄儀在車載后裝市場也有不俗的應用規模。
技術參數:
· 分辨率:一般以1MP像素水平為主;
· 高動態范圍HDR:一般需要達到120dB水平;
· 具備片上自帶ISP合成處理,輸出YUV數據格式;
· 具備出色的夜視暗光效果;
2. 艙內用圖像傳感器芯片
(1)駕駛員狀態監控類應用CIS
駕駛員狀態監控類應用CIS大多數安裝于車內后視鏡、駕駛員正上方頂棚或A柱上,或者隱藏安裝在方向盤、儀表盤之間,以監測司機狀態,實現疲勞提醒等功能。安裝數量一般為1個。隨著“兩客一危”等政策的推動,駕駛員狀態監控逐漸成為商用車標配,同時也在乘用車中滲透。
技術參數:
· 分辨率:一般以1MP像素水平為主,最高可到2MP像素水平;
· 具備全局快門Global Shutter形式;
· 具備較高的動態范圍;
· 具備ISO 26262功能安全;
· 具備出色的夜視暗光效果;
(2)乘員監控系統類應用CIS
乘員監控系統是駕駛員狀態監控類應用功能向汽車整體內部空間擴展的衍生應用。安裝數量一般為1個,實現對副駕、后排乘員、遺留物的檢測,包安全帶檢測、乘客姿勢檢測、乘客數量檢測,尤其是車主下車后遺留物、兒童的檢測及提醒,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方面發揮作用。
技術參數:
· 分辨率:一般以1MP像素水平為主,最高可到5MP像素水平;
· 光學透鏡具備RGBIR形式;
· 具備較高的動態范圍;
· 具備出色的夜視暗光效果;
3. 國產圖像傳感器芯片發展情況
圖片傳感類芯片目前總體處于國際大廠主導階段,國產芯片有巨大空間。其中圖像傳感芯片是車載攝像頭中價值最高環節,技術壁壘較高,目前基本由安森美、豪威科技、索尼三家占據主要市場,國內進口替代處于起步階段。
國產圖像傳感器情況
4. 汽車圖像傳感器芯片必須通過的車規級AEC-Q100認證
① AEC-Q認證是國際汽車電子領域的準入門檻
AEC即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uncil,是美國汽車電子委員會的簡稱。AEC由克萊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車發起并創立于1994年,目前會員遍及全球各大汽車廠、汽車電子和半導體廠商,符合AEC規范的零部件均可被上述三家車廠同時采用,促進了零部件制造商交換其產品特性數據的意愿,并推動了汽車零件通用性的實施,為汽車零部件市場的快速成長打下基礎。AEC-Q為AEC組織所制訂的車用可靠性測試標準,是零件廠商進入汽車電子領域,打入一級車廠供應鏈的重要門票。
AEC-Q100是AEC的第一個標準,主要是針對車載應用的集成電路產品所設計出的一套應力測試標準,此規范對于提升產品信賴性品質保證相當重要。AEC-Q100是預防可能發生各種狀況或潛在的故障狀態,對每一個芯片進行嚴格的質量與可靠度確認,特別對產品功能與性能進行標準規范測試。
② 要求通過AEC-Q100標準的車用集成電路IC
單顆IC:控制類芯片、驅動類芯片、計算類芯片、存儲類芯片、傳感類芯片、通信類芯片、功率類芯片、電源類芯片、安全類芯片、模擬芯片等。
③ AEC-Q100:集成電路試驗方法零件工作溫度等級定義
?等級0:環境工作溫度范圍-40℃~150℃;
?等級1:環境工作溫度范圍-40℃~125℃;
?等級2:環境工作溫度范圍-40℃~105℃;
?等級3:環境工作溫度范圍-40℃~85℃。
④AEC-Q100車用IC產品驗證流程
⑤ AEC-Q100測試項目分組
群組A--加速環境應力測試(PC、THB/HAST、AC or UHAST or TH、TC、PTC、HTSL)共6項測試
群組B--加速生命周期模擬測試(HTOL、ELFR、EDR)--共3項測試
群組C--封裝組裝完整性測試(WBS、WBP、SD、PD、SBS、LI、BST)--共7項測試
群組D--芯片制造可靠性測試(EM、TDDB、HCI、BTI、SM)--共5項測試
群組E--電性驗證測試(TEST、HBM、CDM、LU、ED、FG、CHAR、EMC、SC、SER、LF)--共11項測試
群組F--缺陷篩選測試(PAT、SBA)--共2項測試
群組G--腔體封裝完整性測試(MS、VFV、CA、GFL、DROP、LT、DS、IWV)--共8項測試
⑥ 北測芯片測試能力及AEC-Q100技術要求
關于北測
北測集團(以下簡稱"NTEK")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深圳,主要從事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通信、新能源的研發驗證、檢驗檢測、失效分析、仿真模擬和市場準入等質量研究技術服務。
北測擁有豐富的車規級電子認證經驗,已成功幫助100多家企業順利通過AEC-Q系列認證,通過AEC-Q100對每一個芯片個案進行嚴格的質量與可靠度確認。
北測集團以車企車規芯片國產化需求為牽引,依托國產半導體產業基礎,提供完善的檢測認證服務,通過AEC-Q100車用標準嚴格把控汽車芯片安全質量,助力國產車規級芯片大力發展,為打造智能汽車安全體系再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