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防雷系統共分為三級,其中最重要的一級防雷一般布置在建筑物的外部,由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線、避雷網或金屬物件作為接閃器,將雷電流接收下來,并通過作引下線的金屬導體導引至埋于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裝置再泄散入地。
相對于一級防雷,與我們的生活更接近的是三級防雷。這直接關系到我們生活中所用的家用電器的防雷性能。常見的防雷元器件有電脈保護器、壓敏電阻、放電管等。對這些防雷設備或器件進行測試時,往往使用雷擊脈沖發生器產生出類似雷擊的波形,來驗證這些器件的性能。為此,許多國際和國內標準都提到要進行雷擊浪涌試驗,比如《GB/T17626-5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等。此外,輸電線路中的開關動作也能產生許多高能量的脈沖,這些脈沖的波形與雷擊脈沖相近,防雷設備或器件也可以對這些脈沖進行防護。
圖1:開路電壓波波形(1.2/50μs)?
圖1:開路電壓波波形(10/700μs)
方波脈沖電流波形,這個波形出自標準《GBT10193電子設備壓敏電阻器第1部分:總規范》,波形用視在峰值寬度(有效的峰值電流寬度)TD和視在總寬度(有效的總寬度)TT來表示,TD值可取50μs、1000μs、2000μs,這個波形一般是用于壓敏電阻的能量耐量測試的。
10/1000μs的脈沖電流波形,這個波形也是出自標準《GBT10193電子設備壓敏電阻器第1部分:總規范》,這種波形如下圖所示,以視在前沿時間T1=10μs和視在半峰值時間T2=1000μs來表示。這個波形一般也是用于壓敏電阻的能量耐量測試的。
北測集團已擁有高壓直擊雷模擬試驗技術,可實現最大電流200KA的直擊雷,可以模擬雷暴云直接通過建筑物或設備對地放電所產生的的電擊現象,用于研究直擊雷的危害機理,危害形式和防護技術。驗證建筑物是否符合《GB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和其他國家現行技術規范標準。
可測試:
200kA以下的8/20μs沖擊電流
150kA以下的10/350μs沖擊電流
445A以下的10/1000μs沖擊電流
15KV以下的1.2/50μs沖擊電壓
6.3kV以下的10/700μs沖擊電壓
15KV以下的1.2/50&8/20組合波
11KV以下的10/700&5/350組合波